徐州任县瑞豪机械制造厂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秋粮丰收无通胀之忧,加息或弄巧成拙

编辑:徐州任县瑞豪机械制造厂  时间:2018/06/26
CPI触及3.5%是暂时现象

8月宏观经济数据全部公布,总体向好,基本符合预期,其中采购人经理指数在连续下滑几个月后触底回升,工业增加值增速略有提高,固定资产投资高位维稳,房地产价格基本保持稳定,城乡居民消费继续增加,货币流动性稳中有升,虽然食品价格涨幅较大,但工业品出厂价继续回落,显示通胀压力可控。

数据发布后,一些经济学家再次提及加息,理由是通胀已经超出预期,而且9月还有新高,目前已经没有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因此货币政策的重点应该转向“防通胀”,防止股市房市再度过热。而我的观点是:

8月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出现所谓“拐点”,主要得益于市场对中央7月22日政治局会议关于“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决策的正面理解,7月以来,区域振兴,产业振兴,西部大开发、加快保障房建设,拓宽民间投资渠道等多项政策逐步落实,效应显著,使7月以来股市出现反弹,房价持稳,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发电量增加,重化工行业从“休整”中复苏,宏观经济有软着陆可能。同时,由于中国各地灾害较多,夏粮略有减产,市场开始炒作秋粮也会大幅度减产,导致农民惜售,国际国内粮价有了较大幅度上升。

必须强调,通胀压力的确存在,国际市场小麦、玉米和稻谷价格7月以来大约上涨了40%,对中国食品价格上涨构成持续性压力。但是,动用利率武器,对抑制食品价格上涨可能毫无作用,相反却会增加收购成本,抬高通胀预期,反作用不可小视,在整体经济没有趋“热”,工业品价格仍然下降的情况下,虽然CPI触及3.5%,挑战货币政策底线,但立即加息可能伤害整体经济,尤其是刚刚复苏的工业经济。

物价会不会继续上涨,会不会出现恶性通胀?主要看秋粮是否能够丰收。对此,最近我专门到东北进行了考察。由于水灾面积不大,今春低温天气与今夏高温天气对冲,而且东北寒冷天气到来拖后,玉米,水稻目前涨势很好,丰收在望,预计今年秋粮会增产。这对持续高位的粮价将形成反压。但是,物价上涨压力并非主要来自农产品短缺预期导致的涨价,今年一线劳动者工资普遍大幅度提高,对食品的购买力增加,这个因素会持续很久。因此,指望农产品价格回落也是不现实的。8月食品价格上涨7.5%,9月仍将保持上涨趋势,最好的结果是在9月秋粮上市后保持稳定或略微上涨。秋粮丰收在望,收购资金将大幅度增加,后四个月M2很难回落到计划控制目标以内。不能将此作为加息理由。

8月工业品出厂价格继续回落,但幅度很小。9月初以来,国家严令各地必须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导致一些地区拉闸限电,钢材价格反而跳涨,大宗商品价格跟着回升,加大了后几个月物价上涨压力。但是,随着节能减排向下游企业延伸,工业品价格9月初的反弹很可能夭折,预计工业品对后四个月的物价上涨压力为负面,我们不必担心整体经济再度过热。

最大的争议来自房地产市场和A股市场,一些经济学家担心流动性泛滥,导致虚拟金融市场出现过度炒作。我的看法恰恰相反,7-8月房地产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在政策高压之下,没有大幅度上涨的市场基础。9月后,房地产新政又将面临变局:大量闲置土地是否会被收回,问责制能否落实,房产税会不会进入试点程序等都将考验市场神经,总体投资增速很可能再度出现下滑。我预测,随着房地产新政的进一步落实,房地产市场7-8月的“小阳春”不会蕴蓄出“金9银10"。我们不必为一些城市房价小幅度反弹而慌乱,更不必动用加息等"高端"武器。

说到股市,更是泡沫较低的状态,虽然一些题材股有被恶炒的迹象,但诸多大盘股仍然处于历史低位,大盘多次冲击2700点强阻力都没有成功。此时,我们没有必要为股市上涨而惊慌,更不必采取措施予以打压。

在“稳增长”前提下“调结构”

8月数据证明,我国经济长期“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已经被打破,未来将进入“稳增长、通胀升”的阶段,控制不好,不排除短期出现“滞涨”的可能性。

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几乎没有疑问,只是幅度控制问题。由于秋粮增产大局已定,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已经排除。令人担心的还是工业生产以及投资会否大起大落。后四个月的工业生产将受到房地产新政落实以及节能减排任务强化的双重压制,要完成目标必须牺牲GDP.9月以后,完成“十一五”计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已经进入关键阶段,很多地区差距较大,任务繁重。因此,9月以来很多地区强行拉闸限电,例如河北钢铁,虽然自身已经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但因河北省的一些地区没有完成,它也要“陪绑”减产20%。据我调研发现,这样的工业企业非常多,因此拉闸限电的影响面很大。这对刚刚走出下跌趋势的工业增加值将产生负面影响,很可能导致9-10月工业增加值掉头向下。

为了保证经济不进入“滞涨”怪圈,“稳增长”与“稳政策”必须挂钩。若想经济继续回暖,宏观调控政策就不能随便加码,政策一旦出现全面收紧,或者在慌乱中叠加,经济一定继续下滑,甚至出现二次探底。显然,后几个月的宏观调控难度加大。为了控制通胀风险蔓延,必须严格执行房地产新政以及强化节能减排力度,但力度掌握一旦失控,势必对刚刚转暖的宏观经济形成打压。

因此建议,必须继续实行总量宽松,结构性打压的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不能紧,财政政策不能紧,尤其是农业信贷政策要宽松,不必过于担心货币投放突破年初计划。同时,对房地产调控和压缩落后产能的各项政策要有节奏地落实,有区别地对待,不能一刀切,更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一律来个“拉闸限电”。

我仍然坚持前几个月的预期:CPI8月突破3.5%是结构性的、暂时的,四季度以后应该保持稳定,CPI控制在3%以内仍有把握;工业经济不会过热,9月有可能减速,目前经不起加息;房地产市场9月后也会继续降温,理由是房地产新政将被更严格地落实;股市目前还在弱势反弹阶段。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金融市场都没有过热可能性。当前不必加息。未来几个月,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是维稳,保证“稳增长”的大局,不能人为地制造震荡。